离开赛里木,迎来最匆忙赶路的一天,从伊犁最北部直奔最西南。几个月前在探讨行程时,发现目的地夏塔太过遥远,还希望把它优化掉,幸好我的合理化建议没被采纳。因为错过夏塔,就像来新疆没有吃烤肉和手抓饭。

中午路过伊宁,用烤包子、肉串、酸奶和冰淇淋把肚子填饱,却没过多停留。

伊宁给人的感觉,与乌鲁木齐相比,仿佛大阪之于东京,杭州之于上海。一个热闹的城市,又不会大得让人觉得被淹没。应该是住起来舒服的地方,希望下次有机会好好探索。

继续向着夏塔进发,不幸赶上特克斯附近在修路,一路无比颠簸,身体像帕金森症一样没有停止颤抖。这一段的司机 A 姐开得有些怀疑人生,当我接过方向盘时发现握手处的滚热和心有余悸。

接近夏塔时日色渐暮,偏偏在下车检查时倾盆大雨不约而至,但也因此目睹了天空中一场能用瑰丽在形容的变幻。

夏塔是不能自驾进入的,只能坐上在苦苦等着我们的区间车。很快我们就会感谢这位掌握我们的命运的小师傅。迎面开来另一辆中巴,如何让看起来只能通过一辆车的悬崖容下两辆车,在雨夜成为非常严肃的问题。

两位司机在工程图学般严谨地尝试各种方案后,以 1 厘米的间距擦肩而过。一声声惊叹就是我们为小师傅送上的掌声。

夜里很多从山上急窜而下的牛羊,都在匆匆赶路回家。司机小师傅开始扮演跑锋,不断躲避对方防守组的擒杀。到达酒店的时间比预计晚了俩小时。
这是夏塔唯一的酒店。说起来特别有意思,这酒店在任何平台上都预订不到,只能通过犄角旮旯找到的电话预订。工作人员特别佛系,通常很久才会回复微信消息一次,而且只会在一堆问题中挑选最容易的那个回答。错过一次,又要等上好几天。

这难度,让我想起几年前在伊朗,只能通过电子邮件预订所有酒店。夏塔的预订方式就充满异域风情。

等收拾完饥肠辘辘地想起吃饭这事儿,已经半夜 11 点了。夏塔也不是什么拥有 24 小时便利店的地方,只能几个人轮流用碗吃几包路上抢购的泡面。也是同一群人,五年前在以色列的海边,同样的暴雨倾盆,在同样简陋的房间里,用包装袋泡面吃。是什么样的命运又让我们走到这一步?

劳累的一天。

第二天起床,一切都值得了。

走出房门,蓝天便不期而至。在酒店背后,就是雪山和小河。一见钟情大概就是这种感觉。
唤起伙伴们开始徒步,朝着雪山进军。

夏塔的元素实在太丰富了,走过一片草地,跨过在湍急溪流上的小木桥,又是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原。走进森林一会儿,抬头一看豁然开朗,雪山仿佛在咫尺之遥。

走进森林一会儿,抬头一看豁然开朗,雪山仿佛在咫尺之遥。

在雪山和山坡的草原前,很有阿尔卑斯山麓的感觉。连在瑞士留学的小伙伴都说确实已经达到个七八分了。小红书上,经常用“海蒂和爷爷”来形容夏塔。

偶尔飘来的云雾,大概就是渲染仙境滤镜了。“只在此山中,云深不知处”,前几天睡不着听蒋勋的讲座,讲到中国的绝句,仅用二十个字,就能描绘一幅大意象,是我这又臭又长的文章根本比不了的。

昨晚住在酒店的人仿佛不多,清早除了我们一行,只有另外两人。8 个人拥有整个风景,岂是在那拉提和几万人拼抢能一样的?

这里也是土拨鼠的家园,路上两边很多小洞都是他们打造的秘密通道。不需要太费心,就能看到圆滚滚的身子跑来跑去。

哦对了,在这里摄影的运气倒真是不好。既把相机忘在了入口处,又莫名其妙遗失了无人机。所以现在看到的都是用手机拍摄的,已经美到如此地步了。

回程的时候看到一车车的大巴开始到达,内心一阵小窃喜,庆幸独自拥有了夏塔这么久。依依不舍地告别,总是会觉得很神奇,有些土地踏过之后可能阴差阳错此生再也不会踏上,甚至说大部分土地都是如此。因此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吧。

下一站是去一个很“穷”的村子。

小贴士

门票:比起其他景点,夏塔非常便宜。门票 40 元+区间中巴 40 元;区间电瓶车 50 元往返(可选),骑马大约 80 元/小时。

住宿:最佳选择是住在景区里的温泉酒店,可以一大早就拥抱夏塔,只能通过电话或微预订。旺季价格在 600 元左右。除温泉酒店外,还有条件比较艰苦的小木屋。

再有就是住在景区外或者昭苏、特克斯的酒店,条件有保障预订方便,但是只能在早上 9 点以后进景区。

夏塔离除了温泉酒店提供早中晚餐,完全没有餐厅,需要备足食物。

关于作者

文章来自我朋友的公众号,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